• 中国书画家网
      当前位置: >> 知识库 >>

        长横、长竖在汉字中的构架作用

        分享到:
        2010-07-12 15:06:46

          汉字是“ 方块字” , 以方块结构造型决定了横、竖为汉字的基本造型材料。学术界一般认为“ 八卦” 是最早具有文字性能的符号, 为中国文字典籍的始祖, 八卦的阴阳两种基本符号就是由长横线和短横线组成的,这些最基本的元素, 一直使用至今, 在汉字中出现次数最多。横、竖是汉字的构架基础, 以横、竖为基础去组织结构, 如同梁、柱构成高楼大厦的框形骨架, 横线、纵线为基础线, 以它为核心, 用它来支撑。横、竖纵横交错, 频繁出现, 构成了汉字“ 方” 的特点, 在结构方面明显区别于其他文字。汉字在横、竖的交错排列中搭起了演播舞台, 平稳、牢固, 配上撇、捺等表演性笔画, “ 手之舞之, 足之蹈之” , 平稳中有变化, 端庄中有敲侧, 既平稳又灵活。如群体建筑, 矩阵造型, 纵横有象, 排列有序, 本身具备了各式各样形式美的基本素质。汉字的基本元素为书法艺术造型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创造出极大施展才华的空间, 就连不懂汉语的外国人, 也能从中领悟出形式之美、艺术之美。
          书法艺术是线条造型艺术, 在我国传统艺术构图中, 习惯给人以平衡稳定之感, 主笔横、竖正契合于这一法则和规律。横平、竖直, 平稳安定, “ 端人正士” , “ 公平正直” , 体现耿直率真的精神, 刚直不阿的品格。主笔鲜明、位置常变、长短合度、对称均衡,随结体形式而变换格局, 体现出多样统一的造型美、和谐美。每个汉字的长短高低、左右比例、上下搭配全靠主笔来调理, 长大的主笔向外延伸, 舒展大方, 主次对比明显, 紧而不拘、疏而不散。主笔具有神奇的魔力,生发意境与情趣, 将汉字造出千姿百态、万种风情的形体, 字无常形、穷极要妙、舒展优雅、神采照人。
          书法艺术结体必须富于空间造型之美, 上下得体、左右得势、伸缩自然、主次分明, 形体匀称完备, 充满生气活力, 引人人胜, 令人叹为观止。关于汉字结体法则问题, 千百年来, 古人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研究, 并经过长期的实践, 从理论的高度作了精辟论述。并具体地讲解了这些主要笔画在字中的处理方式。
          横、竖构成汉字的骨架, 决定汉字的形体, 对整个汉字的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长横如横梁一样起着调解和控制平衡的作用, 长竖同柱子一样起着支撑作用。横、竖既能单独作主笔, 又能联合起来共同作主笔。横、竖在2500个常用汉字中作主笔者有870余字,占三分之一以上, 还不包括横钩、竖钩、横折、竖折等笔画上的横或竖。可见, 长横、长竖对汉字的构架作用之大, 地位之重要。
          一、长横对汉字的构架作用
          古人把汉字的每一画都看作抒情表意的手段,传为晋代女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卫栋所作《笔阵图》中用比喻描述了七种笔画的书写意象, 具有很强的浪漫主义色彩, 其中横“ 一如干里阵云, 隐隐然其实有形。” 这里并不是指具体的长空千里之云彩, 而是借助这种现象让人们感知横空出世的博大气势。长横其势首尾略低, 中间拱起, 具有“ 悬崖勒马” 之态,强力抑制的意境, 有弹性、有力度, 劲力无穷。长横“ 一如平素” 、安然处之、庄重有序, 给人一种平和、稳定、均等、自在、舒放、安谧之感。短横往往向上仰起, 给人一种上升、运动、变化、前进之动感, 奋发向上、不断进取、境界升腾、激越飞动。“ 画重者, 宜鳞羽参差以化板” , 横画重叠, 长短要有变化, 一般上短下长、上斜下平、长短参差、长幼有序, 倘若重复一致, 则主客不辨、喧宾夺主。底端出现横画时, 无论长短都要平直, 不宜倾斜, 如器皿底座一样平稳承托上部。横画中长横对汉字的构架影响最大,它可出现在汉字的上都、中部、下部, 此长横双臂伸开、调节平衡、稳定中心。如果将这本该开张长大的一笔当作一般次要笔画对待, 处理的短小拘谨, 此字就会显得形销骨立、弱不禁风, 失去应有的气势。横在汉字中使用频率最高, 书写时, 一字之中无论有多少个横画, 只能选择其中一横作为主要笔画重横时一般为最下边的一横, 突出长大, 与其它横画形成明显的对比衬托关系。长横在常用汉字中有余字作主笔, 其重要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1、长横在上部时对汉字的构架作用
          长横在汉字的上部时, 要华盖住下部。《八十四法》中讲“ 上宽” , 上宽之字, 上广下狭, 上面要尽情舒展, 下面不宜过宽。“ 上占地步” , 上面阔而画轻, 下面窄而画重。上面盖住下面, 下面点画厚实干净, 字头之下笔势与字头部分相辅相成, 如同宫殿顶盖与支柱的关系, 这样处理才会自然协调。上横作主要笔画的可以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长横在顶部, 此类字较少, 常用汉字中只有几个, 如“ 百、页” 等第二种长横在中上部位, 如“ 盲、言、畜、首” 等。这两种类型的字下部不宜横向发展, 唯有拓展上部横画, 以上盖下, 自然就构成了“ 上宽下窄” 的字形结构。
          2、长横在中部时对汉字的构架作用
          长横在汉字的中间部位出现时, 中横摆开“ 一字长龙阵” , 畅达舒放。黄自元《九十二法》中日“ 横担者, 中画宜长” 。横画在中部担负的字, 中画如彩轿轿杆, 横穿中部, 左伸右展, 长而有力, 如“ 寻、苦、去、奇” 等, 构成“ 中宽上下窄” 的多边形结构。
          3、长横在下部时对汉字的构架作用
          长横经常出现在字的下部, 其处理方法, 《间架结构摘要九十二法》中分四种情况一是“ 地载者, 有画皆托于其上” , 下横长大, 托起上面所有笔画, 稳固得体二是“ 画长撇短者, 右不宜用捺” , 横长撇短的字, 右边不适宜用斜捺, 应将斜捺改为顿点三是“ 画长直短, 撇捺宜缩” , 横画长竖画短的字, 撇捺应收缩, 横画托上部, 撇捺缩成左右点四是“ 上下有画, 须上短而下长” , 上面和下面都有横画的字, 上部仰起下部平直, 上部短促下部长大。《人字结体八十四法》中也多次谈到长横在下部的构架作用, “ 均平” 的字, 长短须平均相配, 相齐则失威。点画无论长短, 它们相间的距离应大致相等, 横画长短不能相齐, 否则失去威风。底部横画载起上部, 宜上短而下长, 上敛而下放。长横娴静平稳, 如房屋之地基, 承载、稳托上部。长横在下部可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长横在中下部位,如“ 真、票、鼻” 等第二种长横在底端出现, 此类字为数不少, 如“ 皇、直、豆、呈” 等, 都组成“ 上窄下宽” 的字形结构。
          从以上分析得出, 长横对字形结构起着决定性作用, 它在什么部位, 什么部位就横向最宽, “ 上宽、中宽、下宽” 完全由长横主宰。字形结构“ 上宽下窄”“ 中宽上下窄” “ 上窄下宽” 实质上是长横操纵的结果。
          二、长竖对汉字的构架作用
          竖画与横画一样, 为汉字的骨架笔画, 尤其是长竖, 如同顶梁柱, 坚实有力, 起着稳定、支撑的作用。长竖一柱擎天, 给人一种耿直之感, 挺拔劲健、玉树临风。短竖, 尤其是汉字中两侧短竖, 常常曲斜, 左向右倾、右向左斜、左呼右应、相类相从。竖画曲斜打破平静、直齐之感, 倾斜让人感到变动、运行、奇险、别致。主正徐斜、正敲共存、对比映衬、“ 共存共荣” 。垂露竖骨力内藏, 蕴蓄不显露, 形虽曲而势挺, 质含无穷之劲力。悬针竖一般用于字的最后一笔长竖, 一气贯注, 似高山瀑布, 落崖千里。长竖可出现在汉字的左部、中部、右部, 对汉字的构架作用影响极大, 它在常用汉字中作主笔的有290余字。
          1、长竖在左部时对汉字的构架作用
          黄自元《九十二法》中日“ 左竖不嫌长, 右竖不嫌短。” 右部纵向短者, 左部宜纵情遂欲、上下延伸, 左竖明显超过右部, 用垂露竖, 预示笔意未尽, 以照应右部, 朝迎揖让、盼顾生情。右部的竖画应收敛,此类竖往往是横折、竖折等转折竖画, 需要短一些才能得休。左竖长大的多出现在“ 单人旁” “ 竖心旁” “ 木字旁” “ 禾字旁” “ 米字旁” 等偏旁。长竖在左部的一般组成“ 左长右短” 的字形结构, 如“ 相、柜、阳、牺” 等。
          2、长竖在中部时对汉字的构架作用
          长竖在汉字的中部时, 犹如“ 擎大柱” , 上举下伸, 顶天立地。《八十四法》中“ 让直” “ 中竖” “ 悬针” , 都是谈长竖在中部的处理方法。“ 让直” , 要直画正长而不曲短“ 中竖” , 中竖可垂可悬, 下伸较长, 竖直而行, 不偏不倚, 体势稳重“ 悬针” , 纵笔向下, 酣嬉淋漓, 畅达流放, 肺腑之言倾注笔端。《九十二法》中也谈到“ 当悬针而垂露则无韵” “ 当垂露而悬针则无力” , 尤其是悬针竖须慎用, 它是字中的最后一笔, 但不是最后一笔都用悬针竖, 如“ 个”字, 就不宜用悬针竖, 由于左撇右捺收笔都需要出锋,中竖收笔再出锋的话, 此字就会显得不稳重。悬针竖也不宜太多, 连续的几个字中都有悬针竖, 应将某些悬针竖改写成垂露竖。中间长竖不宜用悬针者如“ 木、朱、米” 等;可用悬针竖的如“ 申、串、吊、中” 等。《九十二法》中还说:“ 直卓者, 中竖宜正。” 中竖直立的字, 中间竖画要正直有力。“ 画短直长, 撇捺宜伸” 是对横竖交叉时横缩竖放的处理, 竖画直长, 将对竖画两侧的左撇右捺的产生影响, 横画短竖画长的字,形体高大, 撇捺宜左伸右展, 如雄鹰展翅翱翔太空。长竖在中部时, 中间巍峨高耸, 构成中雄的“ 多边形” 结构, 如“ 未、来、谁” 等字。
          3、长竖在右部时对汉字的构架作用
          左右皆有竖的字, 间架结构摘要九十二法》中云“ 左竖不嫌短, 右竖不嫌长。” 如“ 补、神、伟、种” 等, 左边竖画宜短, 右边竖画尽可能长些。左边用垂露, 右边用悬针。左撇右竖怎样营造形体, 《九十二法》也作了说明“ 左撇右直, 须左缩而右垂。” 如“ 帅、辣、州” 等, 左边为撤右边有竖的字, 撇画收缩, 竖画伸展。《八十四法》曰:“ 右垂” , 右垂的字, 左边笔画要适当缩短, 左边笔画收缩了, 右边竖画就适宜放开, 右竖明显超越左部, 产生对比之美, 形成“ 左短右长” 的字形结构。我国传统观念有重右轻左的习惯, 以右为上, 右贵左卑, 在结构处理上多限左展右, 左边笔画往往收紧作次要笔画, 右边笔画扩展作主要笔画, 构架上以“ 左小右大” “ 左短右长” 为主。



          从以上长竖在汉字中的作用, 可以看出, 长竖的位置不同, 就会构成不同的字形结构, “ 左长、中长、右长” 由长竖来作判决。“ 左长右短” “ 中长左右短”“ 左短右长” “ 左高右低” 等字形结构完全掌握在长竖的手里, 长竖说了算。
          三、长横、长竖联合对汉字的构架作用
          长横、长竖作为字的主干, 对其形体构架起着定型作用, 塑造结构形象, 控制整个局面。一字之中无论有多少横竖, 长大的至多只能有一横一竖, 其徐均须紧缩, 以达到主客有别、参差化板的艺术效果。“ 横平竖直” , 更确切地说应指作主笔的长横、长竖, 长横如主横梁, 长竖似顶梁柱, 构成稳定的形体结构。“ 横平竖直” 的基本构架要求横向平正, 纵向垂直, 以一种等量对应的方式保持均衡, 基础牢同, 端庄稳健。长横横向拉长, 长竖纵向伸开, 端庄耸秀, 雄放饱满。短横、短竖往往不平也不直, 短横大多向上仰起5°-8°。尤其顶部横画斜度应大一些短竖多向两侧倾斜, 左右对称, 活跃气氛, 增强动感。如果笔笔平直, 四平八稳,整个字就会“ 死水一潭” 。清代刘熙载《艺概》中说“ 画山者必有主峰, 为诸峰所拱向作字者必有主笔,为徐笔所拱向。主笔有差, 则徐笔皆败, 故善书者必争此一笔。……书宜平正, 不宜敲侧。古人或偏以敲侧胜者, 暗中必有拨转机关者也。(画诀)有‘ 树木正, 山石倒山石正, 树木倒’ , 岂可执一石一木论之。” 这正符合人们的审美心理, 一个字中长横、长竖平正伟岸、卓绝矗立, 决定了整个字构架的稳定, 敲侧的徐笔在大局稳定下进行倾动, 充分展示动人的风采。没有长横、长竖的“ 横平竖直” 作保障, 此字将重心不稳, 失去做人的根基没有姿态多变的敲侧之笔, 字就会缺乏灵动性, 失去生气活力。
          明代书法理论家项穆《书法雅言》中说“ 书法要旨, 有正有奇。所谓正者, 堰仰顿挫, 揭按照应, 筋骨威仪, 确有节制是也。所谓奇者, 参差起复, 腾凌射空, 风情姿态, 巧妙多端是也。奇即连于正之内, 正即列于奇之中。止而无奇, 虽庄严沈实, 恒朴厚而少文。奇而弗正, 虽雄爽飞妍, 多橘厉而乏雅。” 奇正既相互对立, 又相互统一, 两者不可分割, 不能偏激, 一味的正, 就会走向单调、僵化无节制的奇, 哗众取宠、纷红骇绿, 都将失去根本, 有损于艺术。长短对比彰显出虚实变化, “ 实处就法, 虚处藏神” 。有点画处气韵流动, 无点画处空中传神, 长与短、平与曲、动与静、刚与柔、主与次的处理, 妙在能合、神在能离。“ 奇于正之内, 正即列于奇之中” 。奇中有正、正中存奇,奇正各有所当, 达到“ 巧妙的平衡” , 产生变化之美, 整体之美, 节奏和韵律之美。



          长横、长竖共同作主笔的在常用汉字中有170余字, 可分为五种类型。
          1、长横、长竖相交对汉字的构架作用
          长横、长竖经常相交共同作主笔, 组成整个字的中心地带, 其余点画围绕这个“ 中宫” 妥善安置, 似被中心吸引着, 具有向心力从而团聚在一起, 主体构架稳健牢固。可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在独体字中, 长横、长竖相交于中点部位, 既要“ 横担” , 又要“ 撑拄” , 如“ 十、午、平、羊” 等字, 构成“ 菱形” 或“ 多边形” 结构第二种在上下、上中下结构中, 长横、长竖一般相交于下部, 由于下部长横的作用, 往往组成“ 上窄下宽” 的字形结构, 如“ 旱、军、草” 等字第三种在左右结构中, 长横、长竖往往交叉在右部, 右部长横与独体字相比, 其长度逊色于独体长横, 由于右竖的长伸, 大体上构成“ 左短右长” 的字形结构, 如“ 洋、叶、评、歼” 等字。
          2、长横在上、长竖在下对汉字的构架作用
          长横在汉字的上部, 长竖在卜部, 上横下竖。由于重横者长横往往在下部, 所以此类字比较少。横画左伸右展, 竖画如立地金刚, 巍然高耸, 如“ 下、辛、布” 等, 组成“ 倒三角形” 、“ 多边形” 等字形结构。
          3、长竖在上、长横在下对汉字的构架作用
          长竖在汉字的上部时, 位置多居于中线上, 长竖拔地而起, 耸壑昂霄, 长横位居底部, 一马平川, 平稳安详地基上立柱, 竖直横平, 不可动摇, 往往构成即连“ 上窄下宽” 的字形结构, 如“ 生、坐、止” 等字。
          4 、长横在左、长竖在右对汉字的构架作用长横
          在汉字的左部时, 位置多居于中问, 长竖多为“ 右耳刀” “ 单耳旁” “ 斤字旁” 等右偏旁。由于右部的最后一笔竖画宜用悬针竖长大, 往往组成“ 左高右低” 的字形结构, 如“ 却、部、鄙” 等字。
          5、长竖在左、长横在右对汉字的构架作用
          长竖在汉字的左部, 右部长横多出现在中部和底部左竖右横作主笔可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长横在中部, 如“ 壮、任、悟” 等字, 多构成“ 左长右短” 的字形结构第二种长横在底部, 如“ 伍、杠、粒、柱” 等字, 也构成“ 左长右短” 的字形结构。左为长竖, 右为多边长横, 顶端、底端为横, 左侧、右侧为竖的字, 边框要向内收一些, 不宜撑得太满, 否则单位部件显得偏大,不协调, 所以底部横画不宜安排到最下部, 应向上移一些, 长竖向下伸长超过右部底横, 故都适宜构成“ 左长右短” 的字形结构
          汉字除撇、捺及带钩的主要笔画需长大挥舞外,横、竖的构架作用是不可等闲视之的。横、竖, 尤其是长横、长竖, 作为字之主骨架, 对汉字的构架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左伸右展, 上下卓立, 对调节平衡, 稳定重由心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随其位置的调整演变, 构成千姿百态的各种优美动人汉字。

      • 热点新闻
      • 推荐名家
      • 展览活动
        • 版权所有Copyright2009-2010Painterchina.ComALLrightsreserved
        • 联系方式:E-mail:70308989@qq.COMQQ:70308989公司电话:010-5653121713911531611网站备案:京ICP备09032372号
        Processed in 0.027(s)   5 queries
        update:
        memory 4.303(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