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书画家网
      当前位置: >> 知识库 >>

        演绎“共生”:首届北京艺术双年展11月开展

        分享到:
        作者:admin来源:澎湃新闻2022-08-10 07:07:35

          赵半狄《涂口红的女孩》

          澎湃新闻获悉,8月9日,2022首届北京艺术双年展(Beijing Biennial 2022)新闻发布会在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举行。据主办方介绍, 2022首届北京艺术双年展以“共生”为主题, 将于今年的11月25日至2023年2月12日在北京举办。在为期三个月的时间里,双年展组委会将联合北京市内多个艺术机构和各大艺术院校,呈现二十场以上的展览,并举办讲座、论坛等多种形式的公教活动。

          据介绍,“共生”主题体现在空间和时间等多个维度,首先是空间的“共生”,双年展将联动多个地区,呈现多元的艺术生态共时性发展样态;其次,展览将诠释北京艺术生态从过去、现在到未来的历时性发展和展望,探讨在数字技术和网络科技加速发展下的“共生”,和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共生、数字科技与艺术创意的共生等关系。2022首届北京艺术双年展将采用“1+2+3+…N”的模式,即:一个主会场(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两个分会场(顺义积木剧场、木木美术馆隆福寺馆),三种展览形式(主题展、平行展、卫星展)以及分布在全市不同区域的N(若干)个艺术机构和艺术院校。

          主题展的部分,各个艺术领域活跃的策展人和学者,通过“共建未来之城”“幻方:艺术与文字的互映”“唤醒石头里早已存在的生命”“风云年代的身体摇摆”“大地热流”“无尽的交谈”“城市文明与表演艺术”“有关北京的记忆与想象”八个版块,分别阐释“共生——数字创意·生态文明”这一主题。

          八个单元由不同的策展人主持:“共建未来之城”单元的策展人为马岩松,他介绍,历史是北京的财富,忽略历史即是对身份的抛弃。但我们也必须考虑,北京长期的目标和想象力在哪里。在2008年奥运前,北京几乎所有的标志性建筑都是在现代化中突击建设的,这些建筑有可能改变城市么?

          “早在2006年的威尼斯双年展,我提出了《北京2050》的概念,提倡对未来生活进行大胆想象。唯有对‘未来’的想象与追求,才能在当下指引实验与变革。‘共建’意味着集体、公共参与与普世价值。城市则是建筑师与居民共同实验探索的容器。我们将在今年11月,把双年展变成一个寻找新理论、实验与实践模式的平台,共同想象并构建未来的北京。”

          这一单元将邀请来自国内外的建筑师及设计师们,把双年展变成一个寻找新理论、实验与实践模式的平台,共同想象并构建未来的北京。

          房方策展的单元名为“京畿梦华录——有关北京的记忆与想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北平改称“北京”,成为教科书中的政治、文化中心,继而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变革。“京畿梦华录”汇集了20位艺术家的新老作品,借由一系列含有个人情感和独特想象力的艺术创作,带领观者再次漫步和重新认知北京。

          房方介绍:“如何看待北京?如何定义北京人?不同的身份与立场,一定有着截然不同的判断和感受。京畿梦华录不依仗任何现成的理论,也更无力给出任何答案,只挑选北京的一种并不被常常提及的质感:浪漫。这份浪漫属于任何与此地产生过交集的人:土生土长的、北漂至此的亦或是匆匆过客。”

          这一单元也会设置影像回顾展:“九十年代的北京摇滚乐现场”,拟邀请的相关研讨会嘉宾包括窦唯、张有待、老狼、彭坦、尹超等。

          “幻方:艺术与文字的互映”单元的策展人是申舶良。他介绍,幻方是起源于古代中国“洛书”的数字方阵,其中每一行、列和对角线上的数字之和皆相等。幻方自古被视为宇宙自然和谐之力的象征,在后世发展出诸多的变体,并对当今全球的组合数学、程序设计、人工智能等领域产生过重要影响。

          作为本届北京艺术双年展文学单元的主题意象,幻方既是汉字书写与文本布局的缩影,亦可被视作北京城市空间规划的模型,不同方格之中数字之间奇妙的对称

          与互补关系为我们思考“共生”带来无穷的启示。展览希望在幻方构成的互映关系之中激发艺术与文学的对话,共同探索人类文明与自然生态、人居社会与虚拟空间、历史遗产与未来想象的共生之路。

          本单元展览也将呈现一系列受文学作品启发、或聚焦于文学与书写问题的全球艺术创作,亦会包括多件见证北京现代文学与艺术之互映关系的经典作品,并将邀请数位中国当代艺术家与文学作者互动合作,委任创作出全新的艺术与文学作品来回应“共生之问”的主题。

          龙兴如担任策展的“大地热流”单元,从北京特有的供暖地貌和天竺锅炉这个具体的展览场所的历史出发,尝试讨论“热量媒介”为我们的技术文化和生态世界所提供的视角,并通过热流的角度,邀请16位国内外艺术家共同展开一次关于热力的旅行。展览进一步分为“热媒”“活元素”和“时间箭矢”三个板块,探讨我们的数字世界及其基础设施和星球能量和生态系统的关系,太阳辐射、极地冻土、岩石圈热结构,它们共同影响着技术和生态系统中所发生的一切。

          双年展将呈现来自全世界不同国家的艺术家的绘画、雕塑、装置、影像、图片、建筑、文学、戏剧等不同门类的作品。首届双年展中,黄磊和孟京辉共同策划特别戏剧单元。策展人将会基于双年展其他七个单元的主题和作品创作戏剧,在核心展区和其他四个主展区进行演出,双年展观众可以同时欣赏到艺术作品以及围绕作品创作的戏剧。

          “无尽的交流”单元由朱朱策展,展览试图探讨当代艺术与历史记忆、生态环境和自然科学的三种对话关系。

          胡昊策展的“卫生:革命中的身体摇摆”将通过并置呈现泰康收藏中相关主题的摄影收藏及其他二十余位中国现当代艺术家的平行创作,展示革命年代的身体摇摆如何可能、怎样发生,又是以何种方式。

          展览的第八单元“唤醒石头里早已存在的生命——云冈第20窟西壁立佛复原”将以数字化的手段,重现1500年前塌毁的云冈石窟20窟原貌,并藉由考古研究与科技手段诠释不同文明如何在这段历史遗产共存,最终达到共通和永恒。

          活动中介绍,为了丰富2022首届北京艺术双年展的展览内容,促进艺术的公共性,加强城市功能互动性和提高市民参与度,本次双年展也将设立周边版块,由平行展和卫星展两部分组成。平行展旨在体现双年展在学术性、跨学科联合研究领域的探索与拓展;卫星展则充分发挥调动艺术社群的优势,从而激活整个城市的艺术细胞,让双年展进一步进入公共视野,与市民产生互动。

          2022首届北京艺术双年展依托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的产业平台及优势,将在全国范围内征集青年艺术家作品,并于双年展青年艺术家群展单元呈现入围作品。与此同时,双年展艺术委员会会从入围艺术家中评选出3名“优秀青年艺术家”获奖者。双年展组委会搭建的国际艺术发展平台,将为青年艺术家提供长期系统的孵化支持。这一活动旨在鼓励青年艺术家创作,为青年艺术家提供更多机会,并为艺术市场注入持续的活力与动力。

          据介绍,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中央戏剧学院院长郝戎、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黄虎、北京电影学院副院长胡智锋等将担任2022首届北京艺术双年展艺术委员会专家委员。北京市文化投资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特别邀请了杭侃、马岩松、朱朱、申舶良、房方、胡昊、龙星如组成策展团队。

      • 热点新闻
      • 推荐名家
      • 展览活动
        • 版权所有Copyright2009-2010Painterchina.ComALLrightsreserved
        • 联系方式:E-mail:70308989@qq.COMQQ:70308989公司电话:010-5653121713911531611网站备案:京ICP备09032372号
        Processed in 0.046(s)   7 queries
        update:
        memory 4.403(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