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书画家网
      当前位置: >> 知识库 >>

        溯流“两河”邂逅古文明

        分享到:
        作者:北京日报来源:王建南2022-08-12 07:05:28

            (1/5)楔形文字泥版

            (2/5)由燧石打磨而成的手斧

            (3/5)斯芬克斯雕件

            (4/5)刺猬形奠酒容器

            (5/5)泥塑车模型

          “美索不达米亚”系希腊语,意为“两河(指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土地”,大致包括如今的叙利亚、伊拉克等地。这里地处亚非欧三大洲“交叉路口”,诞生了古巴比伦文明、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还有令人惊叹的陶器、青铜、铁器工艺。

          正在国家典籍博物馆展出的“邂逅·美索不达米亚——叙利亚古代文物精品展”,汇聚了来自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阿勒颇博物馆等9家叙利亚博物馆和3家中国国内博物馆的196件(组)精美文物,它们以时间为序,跨越叙利亚的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以及希腊、罗马时代,为观者展示了一幅长达50万年的历史画卷。

          古叙利亚地区很早就已出现原始人类活动。展厅中第一件文物是一把距今50万年至30万年前由燧石打磨而成的手斧,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阿舍利文化的典型代表。这件呈水滴状的手斧,一端尖利,可以作为匕首,用于狩猎时刺穿野兽毛皮;另一端宽厚,可以砍砸坚硬的果实;两侧薄且锋利,可以削剥动物的毛皮并切割成块。它代表了古人类进化过程中石器加工制作的高水平。到了青铜时代晚期,人们开始广泛使用金属原料制作装饰品、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还是一把斧头,展厅中一把穿孔青铜斧是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各地金属作坊的典型代表,考古学家推测为皇室武器。因为金属在古代文明中属于稀有物品和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最先为王族和宫廷所掌握使用,随着冶炼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才广泛应用于生产活动。为满足国家间战争需要,制造成武器是金属最早和最常见的用途。展厅中还有青铜匕首、青铜箭镞。

          经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冲积而成的两河流域富含黏土,直接催生了一种全新器皿——陶器,它既是生活用具,更是艺术品。大约在5000年前,两河流域的居民就会制作陶器,而且多为彩陶,色彩富丽夺目,人们常用的生活用具,如酒杯、油缸、炉子、灯盏等几乎全为陶制。此次展出的刺猬形奠酒容器,形似刺猬,背上有两个水口,用于注水与出水。需要说明的是,这类动物或人类形状的象征性陶器并不是生活器物,而是用于祭祀仪式的礼器。

          小麦是西亚地区的主要食物来源,人们会碾磨、揉捏、烘焙后制作成面包食用。早期农民会制作圆柱黏土烤炉,把面团放在上方,在炉下生火。发现于叙利亚东北部马里古城邦遗址某宫殿厨房所在地的烘焙模具,内部凹陷处呈现出一个佩戴项链的女性形象——她双手放在胸前,象征献给神灵的吉祥图案,通常供奉给王室的面包上都有类似的吉祥标记。不同时期类型各异的陶壶展现了两河流域手工制作的繁盛景象,制作材料的更新换代不仅体现出生产力水平,而且展示了人们在审美上的多样性需求。

          距今4400年前的两轮和四轮泥塑车模型的出土,证明两河流域是世界上最早发明车轮的地区,这样的车子用在宗教仪式或日常运输之中。古叙利亚进入铁器时代后,被并入亚述帝国的版图。公元前700年左右雕刻的“亚述国王和马车”浮雕再次出现了车轮,而这一次有了轮辐,行驶速度与灵活性也因此得以大大改进。

          众所周知,文明的一大标志即是文字的创造。大约公元前3200年左右,生活在今天伊拉克南部地区的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这种最为古老的文字最初属于象形文字系统,经过不断更迭,字形结构逐渐简化,最终抽象成表意符号。

          展厅中一件源自乌鲁克文化的小小陶球常常被参观者忽略。展览组织方特地将上面的纹饰放大,印在了墙上。原来表面粗看凹凸不平的小泥块,竟是一群行进中的山羊,这是叙利亚草原特有的牲畜。早在公元前3400年至公元前3100年的乌鲁克时期,由于城市的兴起、人口的增长及社会阶层的分化,社会行政管理复杂度提高,人们发明了一系列工具以方便管理神庙的仓储、物资的生产和分配。制作这样的陶球主要是用于仓储的账目记录,同时采用在表面滚印图案的方式起到防盗防篡改的作用。这件陶球旁边摆放着一件“数字泥版”,是一块尺寸大小刚好可以被人握在手中刻划的泥块。上面的纹饰有一条蛇、两只鸟、两只青蛙及四条平行刻痕。专家推测,每个图形代表着不同的数字。蛇代表100,鸟代表10,青蛙代表2或5。陶球演变成数字泥版,说明古叙利亚人通过这种方式来记录更为复杂的账目,这样的纹饰也为楔形文字的正式产生做好了铺垫。

          两河流域几乎所有族群都采纳了楔形文字这套书写系统。展厅中一件乌伽里特语泥版文书记载了人们向乌伽里特主要神灵(如雨与雷之神和大地之神)祈求免受毒蛇和疾病侵害的献辞。另一块很小的长方形楔形文字泥版发现于古马里城邦的王室档案馆,是马里国王的仆人萨姆塔尔写给国王的一封信,信中提到了这位仆人对制作模具的一些想法。当更多的泥版上的楔形文字被破译出来后,对古叙利亚文明痕迹的追踪将更加立体与丰富。

          位于叙利亚北部的帕尔米拉曾是古丝绸之路上极富文化底蕴的绿洲城市。2000年前,作为长安和罗马间的贸易中转站,城内拥有凯旋门、剧院、圆形竞技场,侧重写实与叙事的罗马雕像在城中随处可见,是一座典型的罗马式样城池。展厅里专门复原了其中一处遗迹,观者可梦回当年。

          中国史书将在古叙利亚地区建立的国家称为“条支”“大秦”“大食”等。从唐初开始,中国将瓷器、茶叶、丝绸运输到那里,然后再销往世界各地。展厅里一件来自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的阿拔斯王朝时期的展品——蓝绿色釉陶碗,专家推测其陶坯的改良可能模仿自中国制瓷技术,由此可见,东西方交流不绝,文明因互鉴而交相辉映。

      • 热点新闻
      • 推荐名家
      • 展览活动
        • 版权所有Copyright2009-2010Painterchina.ComALLrightsreserved
        • 联系方式:E-mail:70308989@qq.COMQQ:70308989公司电话:010-5653121713911531611网站备案:京ICP备09032372号
        Processed in 0.057(s)   7 queries by cache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