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书画家网
      当前位置: >> 知识库 >>

        ​畅游古今中外大美世界——二○二三年值得期待的艺术好书

        分享到:
        作者:邱武霞来源:中国文化报2023-02-20 08:22:26

          2022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滚滚而逝的时光面前,唯有书籍是永恒不变的陪伴。2023年春天,我们比以往有了更多期待。近期,国内各大出版社都纷纷公布了2023年的出版计划,其中,“艺术书单”颇为亮眼,值得期待。

          读史使人明智

          如果说2022年王逊先生的《中国美术史稿》的出版是美术史爱好者的福音,那么2023年3月即将出版的《中国美术与朝代时间》一定不能错过。此书为资深美术史学者巫鸿的扛鼎之作。本书主要运用现存地上文物(书画、玉瓷、青铜器、壁画、雕塑、版画、老照片、明信片等),并结合地下墓葬遗迹,以丰富地道的美术史分析和作品图档,一方面看美术是如何在古代中国的文化、社会政治和美术环境中被叙述,一方面看这种叙述与其时其地的美术创作间的联结。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艺术的历史叙事始终以朝代时间的框架进行组织。这种线性的时间叙事虽极有影响,但阻碍了将中国艺术放在更广泛的艺术史中进行研究和比较的可能。在本书中,巫鸿教授将中国艺术的发展置于其“原境”,即其原有的文化、社会政治背景之下进行讨论,揭示中国艺术的历史叙事如何与其同时代的艺术创作交织在一起。这本书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中国艺术史,而是为整个艺术史领域开辟了新的研究路径。

          “笔墨”是传统绘画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命题。预计2023年4月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林木文丛:笔墨论》从对传统画史的考证、研究出发,力图为笔墨勾勒出一个清晰完整的轮廓,理清20世纪笔墨研究的概况,笔墨与传统绘画体系、与自然造化、与色彩、与工具材料的关系,理清笔墨在历史演进中在形态、作用、功能、地位等方面的变化,寻求笔墨在历史发展中的自身规律,以指导艺术创作实践。

          预计2023年4月出版的《讲述艺术史——从文艺复兴到新艺术运动》,通过讲述艺术家的故事及其作品来展现西方艺术史,以简单明了的分类方式展开叙述,按时期和地域与艺术家的主要作品一起来展开,在介绍艺术家及其作品的同时结合艺术家的逸事展开叙述,涵盖了西方的绘画、雕塑和平面艺术等多种艺术形式。

          对于作者来说,艺术史就是故事集:是什么促使艺术家去创作?哪些藏品或主题能够反映其背后的收藏家或赞助人?要如何接受或评价一件刚面世不久的艺术品?计划于2023年2月出版的《惊奇艺术史:你不知道画布背面的故事》,通过一个个有趣的故事来讲述艺术史,揭示了世界上伟大的艺术家和杰作背后的那些最奇怪、最有趣和最迷人的故事。通过这些令人难以置信的故事,探讨为什么艺术史是并且将继续是一个令人着迷的世界。

          感悟艺术家的魅力

          伟大艺术家的共性,就是拥有一个深邃的灵魂。阅读他们的一生,会给你思想和精神上的启发。2023年2月出版的《刘海粟传》是一部传记文学,完整呈现了中国现代杰出画家、美术教育家刘海粟的一生,包括少年逃婚办美专;开美术先河、使用人体模特儿;与卫道者论战流亡日本;欧游学艺,弘扬中国艺术;抗日战争期间,积极筹办画展抗战;南洋遇险,遭遇日本特务的羁留,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在特殊年代遭遇的人生低谷而顽强战胜困难,最后十上黄山,备受瞩目。本书全景展现其一生醉心艺术创作,致力艺术教育,以及救国爱国的情怀,并穿插其友情、爱情,展现了艺术家波澜壮阔的一生。

          由著名英国艺评家、小说家、画家和诗人所著,陈曦译的《约翰·伯格论艺术·肖像》预计2023年出版。在《肖像》中,约翰·伯格带领我们穿越几个世纪的绘画,展示了他一生对各种艺术家的迷恋。他以深入浅出的文笔,提出了认识艺术家的全新方式,包括从伦勃朗到亨利·摩尔,从波洛克到毕加索,这些艺术家有的被封为圣人,有的在世时默默无闻。自始至终,伯格的书写都保持着社会、艺术和更广泛的文化研究之间的基本联系。其结果是,他的文字成为当代世界最精辟的批评声音之一,游走于数个世纪的视觉文化之间,为大众带来启发。

          宾夕法尼亚大学艺术史教授朱莉·纳尔逊·戴维斯(Julie Nelson Davis)是研究浮世绘(日本风俗画、版画)的顶尖专家之一,并担任过许多日本艺术主题展览的客座策展人。戴维斯对其著作《喜多川歌麿与美的凝视》进行了资料增补和修订,此次为第二版,计划于2023年7月出版。日本艺术家喜多川歌麿是18世纪晚期日本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与葛饰北斋、歌川广重并称“浮世绘三杰”。他擅画美人画,尤以歌舞伎形象为最,作品广受赞誉。本书通过分析喜多川歌麿生活时代的丰富资料,对他和他的作品进行了全新的诠释,对他作品中多层次的视觉和语言含义进行分析,为了解这位艺术家以及江户时期身份建构、性别建构和名人的生活方式提供了新方法。

          建筑设计书籍受关注

          世界级建筑大师贝聿铭说:“建筑是文化和物质生产的结晶,不仅是科学而且是艺术。”全世界建筑风格多样,百花齐放,古典建筑跟现代建筑亦各有特点和所长。2023年,各出版社的出版计划中,关于建筑的书籍较为丰富。

          台湾文化大学建筑系副教授李乾朗被称为中国古建筑的知音、古迹解码人。他不仅有着丰富的学养和古迹修复经验,还具备独到的建筑透视眼和神乎其技的手绘功夫。如果说他的《穿墙透壁》是“剖视中国经典古建筑”,那么2023年计划出版的《古迹入门》则是带领读者品味宝岛古建文化的精妙。《古迹入门》以“手绘+照片+图解”的方式呈现台湾的重要历史古迹,可以说是一部汇集了丰富建筑知识的图像百科。全书涉及25类古迹,包括少数民族聚落、城郭、寺庙、祠堂等,从每种建筑的结构名称、历史背景及外观特色等出发,引领我们走进宝岛古建筑的大门。宝岛丰富的建筑遗存,与整个中国古代至近代建筑形制一脉相承、互为观照,又特色独具。可以说,一本书能带你感受宝岛古建的魅力。

          过去2000多年间,中式建筑那些不太瞩目的特征,譬如连接柱与梁的枋式结构等始终拥有高度的一致性,而这种一致性的点睛之笔则在于它们的普及性。无论是寺庙、道观、儒家建筑,还是普通住宅、葬礼场所、庭园,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在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地区,无论政治、社会、文化环境如何发生改变,中式建筑的部分设计及建造原则都得到了延续与保存。计划于2023年8月出版的《中式建筑的边界:两千年的延续性》中,作者夏南悉深度剖析了中式建筑的基本特征及其全球传播与变迁。

          在日本,明治时代以来,人们逐渐发现各类建筑遗产的价值和魅力,逐步开始修理和保护它们。在修理、保护这些建筑物的过程中,存在着应当修理到什么样的程度,已经彻底损毁的建筑是否还有重建的必要,维护一般近代建筑的资金从哪里来等问题,东京艺术大学美术学部建筑科教授光井涉的《与建筑遗产共生:日本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对这些问题都进行了探讨,计划2023年6月出版。

      • 热点新闻
      • 推荐名家
      • 展览活动
        • 版权所有Copyright2009-2010Painterchina.ComALLrightsreserved
        • 联系方式:E-mail:70308989@qq.COMQQ:70308989公司电话:010-5653121713911531611网站备案:京ICP备09032372号
        Processed in 0.048(s)   7 queries by cache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