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书画家网
  •  通行证   帐号  密码  注册
      当前位置: >> 技法库 >> 摄影
      1. 服装设计的特征是什么?
      2. 2010/01/23
      3.   服装设计是诸多应用艺术之一,有其自身的特征。   首先,它是设计要素、服用材料、服用功能的统一体。服装的设计要素是由造型设计和色彩设计两大部分构成的,造型与色彩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服装最显著的外观特征。服用材料包括面料和辅料两大部分,面料和辅料之间的配伍性、新颖性、合理性是保障服装品质的关键所在。绝大部分的服装都具有一定的实用功能,蔽体、贮物、防水、防火等等功能是根据服装的不同需要而设定的,评价服装设计的优劣,可以从上述三者是否完美的结合这个方面去判断。   其次,服装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每一件服装都有不同程度地反映出这件服装所处的时代的特征,反映出当时 全文
      1. 标志设计教学与传统图形的结合
      2. 2010/01/23
      3.  标志是一种具有象征性的大众传播符号,它以精练的形象表达一定的涵义,并借助人们的符号识别、联想等思维能力,传达特定的信息。标志传达信息的功能很强,在一定条件下,甚至超过语言文字,因此它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同时,现代标志设计也就成为各设计院校或设计系所设立的一门重要设计课程。   以笔者从事设计教学的经验来看,在“现代标志设计”这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有许多教师由于受到西方设计思潮的强烈影响,所以他们在指导学生进行标志设计时,往往习惯首先从源于包豪斯基础教育体系的构成学出发,让学生去尝试作各种各样点、线、面、体的分割与组合,并且在设计完成的最后 全文
      1. 广告与色彩
      2. 2010/01/23
      3.   色彩在广告作品中具有三个方面的特殊作用。一是彩色广告较单色广告更能吸引人的注意力,鲜明的色彩对于瞬间出现的即刻注意起着显著的刺激作用。二是彩色广告画面较之黑白画面更能逼真地再现商品的真实性,忠实地反映商品的颜色、质感、量感,展示出商品的真实面貌,并通过色彩感受引发公众的统觉心理,刺激消费需求。三是广告色彩对企业或其产品的象征作用,通过商品各自独特倾向的色彩语言,使消费者更易辨识和产生亲切感。使公众或消费者一看广告的颜色基调.就能估计出是哪个企业,哪种商品。   色彩在广告中的应用,就如同色彩对于图画,标题对于正文,对增加广告的注意价值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色彩是人通过眼睛感受 全文
      1. 平面设计从混沌中走出
      2. 2010/01/23
      3. 当今,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设计的领域在扩大,这是一个需要设计的世界。拒最新的统计资料显示,中国目前已有正规的设计学院教学机构700多所,并且还在不断的增加当中。就学人数则呈倍数增长,这使本以师资力量和质量缺乏的设计教育更是疲于应付,力不从心况且中国本身并不具备理论方面的基础,对设计的理解和认识水平太底造成设计教育水平低劣的事实,设计师成为没有原则惟利是图的九流之辈。并间接对我们的生存空间造成巨大的视觉污染。谁为我们的视觉空间负责?! 本文虽从大设计概念出发,但在论述过程当中更偏向于平面设计方向,总结设计、平面设计的知识结构,平面设计的技巧,平面设计的设计元素,平面设计的手法, 全文
      1. 构思与构图
      2. 2010/01/23
      3.   指艺术家在孕育作品过程中所进行的思维活动及其诉诸形式的活动。构思的英语conception,原有受孕、发端之意,后引申为想法、概念、构想。构思包括审美主体对客体的感受和取舍,创作意念的酝酿和确定,题 材的选取和提炼;另外,还包括了对表现形式的选择,以至对形象的塑造艺术手法的运用等的预想,在某些连续性或叙事性的造型艺术作品中,还要考虑到艺术形象前后的变化与事件的进展等因素。   艺术构思在本质上是一种审美认识活动。俄国文艺批评家В.Г.别林斯基最早使用了“形象思维”这个术语来表述这种认识活动的特点。实际上,艺术构思是在对具体形象的感受与对客体 全文
      1. 传统图形的创新
      2. 2010/01/23
      3.   中国的传统图形历经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文化长期发展所形成,多如在夜空中散发光芒的繁星,蔚为大观。这些包括丰富寓意、哲理和生活智能的美好图形,在诸如陶瓷、建筑、刺绣、家具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展现在中国人生活当中。这丰富的资源理应是现今视觉设计的一个宝库,为设计师提供一个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但事实是,这宝贵的资源仍未被充分利用,现今视觉设计的标准,仍建基于西方文化,在视觉设计的国际舞台,仍是以欧美为主的西方设计师或设计形式为主导,使亚洲大部分的设计群体以此为标准,尤其是年轻的学者。他们身处于信息时代,大多崇尚西方文化潮流,而普遍对自身的传统文化不感兴趣,甚至持藐视的态度。这个现象,对于 全文

  • 热点新闻
  • 推荐名家
  • 展览活动
    • 版权所有Copyright2009-2010Painterchina.ComALLrightsreserved
    • 联系方式:E-mail:70308989@qq.COMQQ:70308989公司电话:010-5653121713911531611网站备案:京ICP备09032372号
    Processed in 0.014(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