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书画家网
  •  通行证   帐号  密码  注册
      当前位置: >> 技法库 >> 摄影
      1. 中国现代书法篆刻
      2. 2010/01/23
      3. 中国1912年以来的书法篆刻。清代末年,由于引进了西方先进的印刷技术,存世的古代书迹,包括近世出土的殷墟的甲骨、齐鲁的封泥、西域的简牍、河洛的墓志以及帛书、纸卷等,大量影印,流传甚广,加上各种形式展览会的盛行,特别是辛亥革命后故宫的开放,私人和内府珍藏的书迹名品公开陈列,使当时学者能见前人所未见,知前人所未知,学风丕变,仿秦汉、宗魏晋成为一时风尚。并开始出现南帖北碑自然融合,篆、隶、草、楷四体并用的新趋势。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初年,书法家以康有为、郑孝胥、沈曾植、吴昌硕等人最为著名。康有为的书法初临《乐毅论》以及欧阳询、赵孟□,后改习六朝碑版,晚年则“欲孕南帖、胎北碑 全文
      1. 朱简的篆刻
      2. 2010/01/23
      3.   明代后期的万历年间,文人篆刻崛起了。其后,由于《集古印谱》等秦汉印资料的风行,印人们纷纷以秦汉印的风貌去作为欣赏和印章的规范准则。为此,当时一般印人的篆刻作品,其主体风格大多受到了秦汉传统的束缚。然而,在每一个时代的每一个艺术领域里,总不乏几个敢于不循传统之规而披荆斩棘的闯将,以新和奇去作为艺术探索的目标。在万历后期的印坛上,堪称这方面闯将的大概非朱简莫属了。   朱简,字修能,号畸臣,后更名闻,安徽休宁人,活动在明代的万历至崇祯年间。他住在黄山地区,却不为美好的家园所恋,喜远游。他善于赋诗,宗鲍照,除了与明代后期的著名文人李流芳、赵宦光、陈继儒等互有唱和外,所作秘不示人 全文
      1. 刀与现代刻字的内在关系
      2. 2010/01/23
      3. 谈到刻字,人们会自然地与汉字书法联系到一起。几千年来传统刻字注入书法艺术领域的基本法则中,使传统刻字以刀为工具再现和传达书法的精髓,追求的是服务于书法为内容的笔墨情趣。现代刻字艺术家的自书自刻,摆脱了传统刻字那种工匠式的单纯工艺性,突出表现性、再现性、独创性、规范性,对文字书体和各自技法的创新形式、个性特征、审美趣味都有独特的表现艺术手段。现代刻字艺术构成的重要部分中构成,着重强化刀的艺术形式表现和独立的艺术语言的情感流露,那就是刀与笔真情的熔铸,也是现代刻字与传统刻字两者之间质的区别。 本文将以木质板材作为刻字创作载体,从八个方面简要的勾划刀与现代刻字的内在关系。一、握刀与 全文
      1. 篆刻的基本刀法
      2. 2010/01/23
      3.  执刀法   书法讲究笔法,需要有正确的执笔姿势:刻印讲究刀法,也要注意执刀姿势。前二种刀法,本文将着重就这二种刀法加以解说。执刀之法,也因冲、切之不同,而稍有差异。刻冲刀时,常见的是以拇指和食指夹住刀把,中指承于下方,无名指与小指叠起紧贴中指下,一起发力撮定。刀杆横卧于掌骨之上,使之稳定。其式略似执钢笔,但五指稍为伸展。刻切刀时,常见的是将刀把竖起,略似执毛笔的样子,而手指应向掌心收缩,虎口闭拢,掌须竖直,同时使用腕力锲刀入石。执刀的姿势正确与否,主要是看这种执法,是否能使手腕的动作利索,使腕力能得道尽量发挥。例如,在以上二式以外,也有人作捏拳式得,只要能达到满意得效果,也 全文
      1. 印谱
      2. 2010/01/23
      3.  中国汇集古代玺印和篆刻家创作的图籍。印谱不仅可供人观摩、鉴赏和临习,还有裨于研究文字学、史学,更是研究篆刻发展的重要资料。   印谱的编集 开始于宋代,最早的一部印谱是宋徽宗崇宁、大观(1107~1110)年间的《集古印格》(杨克一集,杨克一,前人曾误为晁克一)。此外还有宋徽宗“□撰”而修的《宣和印谱》、《复斋印谱》(王厚之集)、《印古式》(颜叔夏集)、《集古印谱》(姜夔 集)等,这些印谱久已失传。在王俅《啸堂集古录》的古器物部也收有古代玺印。宋代印谱的出现,与北宋时古代文物大量出土、金石学的兴起有关。   元代吾丘衍集有《古印》2册,分为官 全文
      1. 篆刻的章法(一)
      2. 2010/01/23
      3. 一、平正、匀落 这是最基本的要领,就是要使印文安排得匀称妥贴。但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将笔划故作盘曲的姿态填满空间,也不能如铅字一样呆板。一般以笔划繁者不觉其繁,笔划少者不觉其少的处理手法为主。汉印及名家中不乏佳作,可细细体会。 二、疏密统一 对印面文字笔划多寡差别较大的印,古人有时以“宽可走马,密不容针”的方法处理,对多划字不让其占地多,对少划字反给予较多的地位,从而使疏密对比更强烈,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有时还可调整文字的异体和繁体,人为地安排疏密(如万、无、一等)要彼此统一。 三、巧拙、粗细 印章的风格应提倡多样,“巧 全文

  • 热点新闻
  • 推荐名家
  • 展览活动
    • 版权所有Copyright2009-2010Painterchina.ComALLrightsreserved
    • 联系方式:E-mail:70308989@qq.COMQQ:70308989公司电话:010-5653121713911531611网站备案:京ICP备09032372号
    Processed in 0.645(s)   4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