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书画家网
  •  通行证   帐号  密码  注册
      当前位置: >> 名人访谈 >>
      1. 回顾2009年:美术界两会代表热议美术问题
      2. 2011/03/29
      3. 美术高校扩招热需降温 刘大为:美术高校扩招热需降温 伴随着报考美术专业人数的急剧增加,一些艺术院校及综合性院校的艺术专业从“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的立场出发,纷纷迈开了扩招步伐,在校生规模急剧扩大。以近些年持续不断的艺术教育热潮来看,艺术教育扩招发展的速度令人吃惊:据专家测算,全国报考美术类专业的考生总数大约占全国艺术类考生总数的80%;上世纪80年代,中央美院全校的本科生加研究生总共才180人,而今天8大美院的在校人数恐怕已经要“数以万计”了。扩招的热潮来源于考生报名的热潮,一个美术学院一年报名的考生有几万、十几万,这都是司空见惯的数字;一些非专业美术院校,如中央民族大学的美术 全文
      1. 佛门进出悲喜交加画家史国良还俗
      2. 2011/03/29
      3. 1995年遁入空门的画家史国良,今年9月“还俗”。后履行系列手续,进入文化部下属的国家画院任专业画家。本周,史国良接受了本报独家专访。 史国良1956年出生于北京。1978年,“文革”后第一次招考硕士专业研究生,他报考了中央美院,并被录取。曾师从黄胄、李可染、叶浅予等人。1980年从美院毕业后,执教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1989年,史国良移居北美,后于1995年在美国西来寺披剃出家。现为中国画坛人物写实画派的代表人物。 记者:您何时有“还俗”的想法? 史国良:已经很久了。调到国家画院,这是个契机。作为文化部的直属单位,它有其行政要求。 全文
      1. 程振国访谈录:砚边心境
      2. 2011/03/29
      3. 受访者:程振国 访谈者:彭利铭 前不久,我以《厚积薄发的力量》为题,写了一篇介绍程振国先生的文章,这是对振国先生山水画艺术有了更深层面的了解。许多圈外人士过去只知其画不知其人,今日有幸能够静心促谈。 程振国的艺术经历,那就是他有一种心如止水的平静心态。当今社会的浮燥之气,对他好象没有丝毫的作用,他还是那样数十年如一日默默地泼写着缤纷的世界。他的作品直观地让观众感受到“静”和“净”两个突出的特点。在北京同时代的画家中,他的功力、能力、悟性是公认的,论画品、人品、用个时髦的词那叫“德艺双馨”。他有着开阔的眼界,加上那大气强悍的用笔,以及对鸿篇巨制游刃有余的 全文
      1. 杨晓阳:打造美术国家形象
      2. 2011/03/29
      3. 从“大美术、大美院、大写意”到“打造美术国家形象”,杨晓阳经历了一场由美术执教者到文化事业家的华丽转变。从西安美院到国家画院,在更广阔的舞台上,杨晓阳希望带领着国家画院打造出中国美术的国家形象,让中国美术同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同步,并争取能影响到下个世纪的世界美术。为此,杨晓阳和他的团队做了一系列的尝试和探索。 思危:世界舞台上的中国风格 记者:从一位美术教育家转变为一名文化事业家,您以前提出“大美院”的概念,是否也可以说要建设“大”画院? 杨晓阳:文化部提出国家画院要“做大做强”的目标,我认为这个“大”,是区别于西安美院的“大”。西安美院求“大”,因为它带有普及性,要培养大量 全文
      1. 台湾美术馆馆长:美术馆不该设门票这道槛
      2. 2011/03/29
      3. 在台湾美术界赫赫有名的黄才郎,昨日携台湾策展团队来到广东美术馆,举办展览“感官拓朴:台湾当代艺术体感测”。这也是作为台湾最高艺术殿堂的台湾美术馆首次与广东美术馆联袂策划举办的展览。馆长黄才郎亲自挂帅,携陶亚伦、王德瑜等11位台湾本土艺术家前来广州,带来了一个气息鲜活、新颖年轻的展览。黄才郎说,这个展览以台湾当代艺术中的身体感知为题,试图开发在视觉之外的感官体验,强调身体与存在环境之间的互动,刚好与广州亚运会契合,强调身体与环境的互动、协调及联结。 黄才郎历任高雄市美术馆和台北市美术馆馆长长达12年。就任台北市美术馆馆长期间,他的“顶头上司”是“文化局局长”龙应台,龙应台告诫他一句话:“美 全文
      1. 专访艺术家徐龙森:自由王国里的卓尔不群者
      2. 2011/03/29
      3.  时间:2010年11月28日下午 地点:朝阳区一间画室内 人物:徐龙森 人民网记者:鲁婧 早就知道艺术家徐龙森,去年十月他在布鲁塞尔地标性建筑司法宫的巨幅山水画展让人耳目一新。近三十米高的“山水”悬挂在司法宫45.8米高的大厅内,不禁让人产生一种恍若置身山水之间的错觉。这已不仅仅是山水画展,这是一次跨越时空的置换。徐龙森给中国传统山水画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拓展了山水画的表现空间,形成了一种全新的表达模式。 一年之后,与徐龙森不期而遇。当跨进他画室的那一刻,我真实地感受到空间错位的震撼:一幅幅巨制的山水悬挂在同样巨大的画室之内—— 全文

  • 热点新闻
  • 推荐名家
  • 展览活动
    • 版权所有Copyright2009-2010Painterchina.ComALLrightsreserved
    • 联系方式:E-mail:70308989@qq.COMQQ:70308989公司电话:010-5653121713911531611网站备案:京ICP备09032372号
    Processed in 0.021(s)   0 queries cached